【民視快新聞】全球首次!水試所成功培育黑䱛幼苗 世界海洋日跨界合作護海洋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於4月成功培育黑䱛幼苗,為全球首次黑䱛人工繁殖紀錄,並選在今(8)日世界海洋日與「觀音山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合作於澎湖湖西與馬公海域,放流黑䱛幼苗及嘉鱲魚苗,共計約有4萬尾種苗。
水試所於4月成功培育出黑䱛幼苗,是全球首次黑䱛人工繁殖成功紀錄。
目前黑䱛魚苗體型已達5公分以上,除繼續蓄養進行相關繁養殖研究,部分魚苗將以實際行動來響應聯合國指定6月8日為世界海洋日,放流在澎湖海域適宜之棲地,如海草床等棲地,使資源回歸自然,並以提升對海洋的認識、保護及永續利用的目的。
水試所說明,黑䱛(Atrobucca nibe),俗名黑口、黑加網,屬石首魚科(Sciaenidae)之一種,為台灣沿近海域常見魚種,最大體長可達45公分。黑䱛具高經濟價值,產地全年平均價約落在每公斤400至700元間,魚價好時,較大個體甚至有每公斤近千元的價格。
黑䱛主要捕獲漁法為拖網、刺網及底延繩釣,根據漁業年報統計,1970至1990年間,全國漁獲量大致維持在每年3000至4000噸左右,2000年後則低於 500 噸,漁業資源已明顯下降。
水試所由沿近海資源研究中心、東港生技研究中心及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等3個中心組成研究團隊,掌握黑䱛漁場及相關的生物學資訊。
由於黑䱛棲息深度較深,種魚捕獲後常因水壓急遽變化而傷亡,水試所目前已突破野生種魚取得技術,成功馴養野生黑䱛種魚並能產卵,而受精卵孵化後培育成魚苗,這也是全球首次以人工方式繁殖黑䱛成功的紀錄。
水試所表示,後續將深入開發繁養殖技術,期能經由人工大量繁養殖,期能經由人工大量繁殖進行放流,增裕天然資源,對黑䱛資源的永續利用提供正面意義。除了在養殖技術上的突破外,水試所特地與佛教團體觀音山合作放流澎湖海域的重要經濟性物種嘉鱲。
水試所說,為讓宗教放生能真切實踐教義,避免放生即放死的結果,進而達到保護生命與生態的積極目的。
觀音山與水試所澎湖中心在澎湖推動符合生態原則的放生活動,希望結合宗教信仰的力量與生態研究成果,跨不同的社會群體合作,將共同努力為澎湖海洋眾生尋求生生不息的未來,藉此喚醒民眾關注全世界海洋資源下降的危機,希望能整合研究成果與社會各界的力量,共同為海洋資源復育而努力。
?2022 觀音山 夏季保育放流
https://www.fazang.org/liferelease/
?「觀音山 社群」一鍵快速前往觀音山 各官方社群網站
https://www.fazang.org/link/
更多請見「觀音山 全球資訊網」
https://www.fazang.org/info/events.php